|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感染艾滋病的症状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主要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机会性感染等。
1、早期表现:急性期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持续发热、咽痛、皮疹、肌肉关节痛,多发生在感染后2-4周,症状持续1-2周自行缓解。
2、进展期症状:临床潜伏期可出现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口腔溃疡、带状疱疹、持续腹泻,伴随体重明显下降超过10%。
3、免疫缺陷期:CD4细胞计数低于200时易发生机会性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夜间盗汗、反复真菌感染、肺结核、严重腹泻等。
4、终末期表现:可能出现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肢体瘫痪等。
艾滋病症状具有非特异性,高危行为后须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艾滋病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皮疹、肝功能异常、神经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这些症状与药物副作用、个体差异、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合并感染等因素相关。
1. 胃肠道不适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或腹泻。建议少量多餐,必要时使用奥美拉唑、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缓解症状。
2. 皮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易引发皮肤过敏反应。轻度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严重时需更换为拉替拉韦、多替拉韦等整合酶抑制剂。
3. 肝功能异常奈韦拉平等药物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定期监测肝功能,异常时可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宾胶囊、甘草酸二铵进行保肝治疗。
4. 神经系统症状依非韦伦可能引起头晕失眠。症状明显者可调整为利匹韦林,或短期使用佐匹克隆、艾司唑仑等助眠药物。
服药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出现持续发热或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