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大肠癌

大肠癌需要做什么检查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肠癌需要做什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支修益
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大肠癌可通过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CT结肠成像、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检测等方式筛查和诊断。大肠癌可能与高脂饮食、家族遗传、慢性炎症性肠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1、结肠镜: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肠道黏膜,发现病变后可进行活检。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应缩短筛查间隔。
2、粪便隐血:粪便隐血试验可检测消化道微量出血,是大肠癌的初步筛查方法。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需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
3、CT成像:CT结肠成像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观察肠道结构,适合无法耐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准确性略低于结肠镜。
4、肿瘤标志物:血液中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大肠癌,但特异性较低。通常作为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指标,不能单独用于筛查。
5、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发现Lynch综合征等遗传性大肠癌相关基因突变,指导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预防。建议有家族史者进行相关基因检测。
日常饮食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食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定期进行筛查,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身体出现这几种信号,可能提示大肠癌

身体出现这几种信号,可能提示大肠癌,需及时就医检查。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和贫血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肠道肿瘤的生长、出血或阻塞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粪便形状变细、腹部隐痛或绞痛、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 1、排便改变:大肠癌可能导致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这通常与肿瘤对肠道功能的干扰有关。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 2、便血:便血是大肠癌的常见症状,可能表现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这与肿瘤表面出血或溃疡有关。若发现便血,应立即就医,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或结肠镜检查。 3、腹痛:大肠癌可能引起腹部不适或疼痛,尤其是下腹部。这种疼痛可能与肿瘤压迫肠道或引起炎症有关。建议避免高脂肪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4、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可能是大肠癌的信号之一。肿瘤消耗体内能量或影响营养吸收可导致体重减轻。若体重持续下降,应进行全面体检。 5、贫血:大肠癌患者常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这与肿瘤慢性出血导致铁元素流失有关。建议补充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菠菜等,并及时就医治疗。 大肠癌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干预。饮食上应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危人群。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