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预后差异较大,主要与肿瘤分期、基因突变类型、治疗时机及个体差异有关。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晚期预后较差。
1. 肿瘤分期:I期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较高水平,IV期患者即使联合放化疗预后仍不理想。
2. 基因突变:MLH1或MSH2基因突变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伴随更高概率的二次原发癌。
3. 治疗时机:规范化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性手术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诊治会导致生存率下降。
4. 个体差异:年龄、基础疾病及治疗耐受性等因素均会影响预后评估。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肠镜监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严格遵医嘱进行随访和治疗方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