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胎儿足月后迟迟不分娩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母体激素水平异常、胎儿过大或头盆不称、宫颈条件不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胎心监护、催产素引产、人工破膜或剖宫产等方式干预。
1. 胎盘功能减退胎盘老化可能导致供氧不足,胎儿主动减少活动以降低耗氧,需通过胎心监护和B超评估胎盘成熟度,必要时使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或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
2. 母体激素异常孕酮水平持续偏高会抑制宫缩,雌激素和前列腺素分泌不足也会延迟分娩,可通过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或静脉滴注缩宫素调节激素水平。
3. 胎儿因素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或胎头与骨盆尺寸不匹配时难以启动分娩机制,需超声测量双顶径和骨盆内诊评估,必要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4. 宫颈条件不佳宫颈Bishop评分低于6分时引产成功率低,可采用宫颈球囊扩张或静脉滴注缩宫素改善宫颈成熟度,严重宫颈瘢痕者需考虑剖宫产。
建议每日监测胎动并定期产检,适当散步有助于胎头下降,若超过42周需立即住院干预防止胎盘功能衰竭。
新生儿心脏彩超主要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检查方式包括经胸超声、经食管超声等,具体操作由专业医师完成。
1、检查准备检查前需保持新生儿安静,可喂奶或使用安抚奶嘴。家长需配合固定患儿体位,避免哭闹影响图像质量。
2、体位摆放通常采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暴露前胸区域。医师会在探头涂抹耦合剂,轻柔接触皮肤扫描。
3、图像采集医师通过多切面扫描获取心脏四腔心、大血管等标准切面图像,测量各房室大小及血流速度等参数。
4、报告解读检查后由心内科或超声科医师分析图像,诊断是否存在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
检查过程无辐射且安全,若发现异常需定期复查。建议选择儿童专科医院进行检测,确保设备及医师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