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血浆是血液的液态成分,主要区别在于成分和功能:血浆不含血细胞但含凝血因子,血液则包含血细胞和血浆。
1、成分差异血浆由水、电解质、白蛋白及凝血因子组成;血液则额外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细胞成分。
2、功能不同血浆负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血液兼具运输、免疫防御、止血等综合功能。
3、分离方式血浆通过离心分离获得淡黄色液体,全血未经处理时呈不透明红色。
4、医疗用途血浆主要用于凝血障碍治疗,全血输血适用于急性大出血等需补充血细胞的情况。
献血时可根据医疗需求选择捐献全血或单采血浆,两者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血常规可以辅助筛查肾病,但无法直接确诊。肾病筛查需结合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综合评估,血常规异常指标主要有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异常、白细胞计数变化等。
1、血红蛋白降低慢性肾病可能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数值下降。这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有关,需进一步检查铁代谢指标和肾功能。
2、血小板异常部分肾病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尤其见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特殊类型肾病,需结合凝血功能检查判断。
3、白细胞计数变化急性肾盂肾炎等感染性肾病可引起白细胞升高,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肾病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需结合临床表现分析。
4、其他指标异常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等非特异性改变,可能提示肾脏相关免疫性疾病或感染状态,需联合其他检查明确。
建议发现血常规异常时完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肾脏影像学等专项检查,肾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肾脏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