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月经量过少建议在月经结束后3-5天进行妇科检查,最佳检查时机与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状态、排卵周期以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1、激素水平月经周期第3-5天需抽血查性激素六项,此时卵泡早期数据最准确,可判断卵巢储备功能是否异常导致经量减少。
2、内膜厚度月经干净后3天通过阴道超声测量内膜,排除宫腔粘连或内膜损伤,正常增生期内膜应达5毫米以上。
3、排卵监测经后第10天起用排卵试纸或B超跟踪卵泡发育,无排卵性月经常表现为经量骤减,需检查多囊卵巢等病因。
4、慢性病管理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贫血患者需在药物调整稳定期复查,避免干扰检查结果准确性。
检查前3天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穿着宽松衣物便于超声检查,携带既往月经记录帮助医生判断周期规律性。
一个月来三次月经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凝血功能障碍、卵巢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明确诊断。
1、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或作息紊乱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可通过调节情绪、规律作息改善,必要时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2、子宫病变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可能干扰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常伴有经量增多或痛经。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可选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氨甲环酸片控制出血。
3、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友病等疾病可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多伴随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等可帮助改善症状。
4、卵巢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或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可能引发月经频发,常合并痤疮或多毛表现。性激素检查可确诊,常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进行调理。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情况,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若症状持续需完善妇科超声及性激素六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