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耳朵被耳屎堵住的症状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耳朵被耳屎堵住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耳朵被耳屎堵住,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供选择:可以用镊子把耳屎夹出来,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耳屎比较小,在比较外面。没有完全堵住,对听力是不会产生多少影响的,也不会刺激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的充血、水肿,引起继发性的外耳道炎。如果耵聍太硬或者位于外耳道的深部,不易取出者,可以先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天滴三到五次,每次滴耳后患耳向上静止十分钟,连续三到四日后等耵聍软化,可以到医院的耳鼻喉科门诊,请医生用吸引器或者生理盐水,将耵聍取出或者冲出即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朵流脓水的原因

耳朵流脓水通常是耳部感染引起的,需要及时找出原因,以防病情加重。其原因可能包括外耳感染、中耳炎、耳道外伤或其他疾病。请根据具体症状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例如清洁耳道、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1、外耳感染外耳道炎 耳道暴露于水或过度掏耳朵等行为可能导致外耳道的皮肤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从而引发流脓水。通常会伴随瘙痒、红肿和疼痛的症状。建议保持耳道干燥并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感染耳滴,如氯霉素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或抗真菌药物。如果症状较为严重,还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 2、中耳感染中耳炎 中耳炎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由感冒、鼻炎引发咽鼓管堵塞,导致细菌或病毒入侵中耳腔,造成化脓性炎症。患者可能出现耳部剧烈疼痛、听力下降、偶发发热等症状。化脓性中耳炎可能需要医生诊断后开具抗菌消炎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果中耳积液加重,可能需采用鼓膜切开术排液。 3、耳道外伤 耳道外伤多由棉签清洁不当或尖锐物损伤耳内皮肤导致。如果伤口未能及时清理并感染,也会引发流脓。轻微外伤可用碘伏清洗伤口,严重感染需配合抗生素软膏治疗。应避免进一步刺激耳道,减少掏耳的频率。 4、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较低,更易出现外耳感染并伴随脓性分泌物。慢性疾病如结核、梅毒等也可能通过特殊机制引发耳部流脓。这类情况需结合全身疾病的治疗进行综合管理。 耳朵流脓水可能反映耳部及全身健康状况,如未能缓解或伴随发热、眩晕等危险信号,应立即咨询耳鼻喉科接受专业检查与治疗。日常应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水和异物进入耳道,并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保护听力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