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2次阅读
精神紧张焦虑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情志调摄、气功导引等方式治疗。精神紧张焦虑可能与肝郁气滞、心脾两虚、痰火扰神、肾阴亏虚、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肝郁气滞型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伴有胸闷胁痛者可加香附、郁金;心脾两虚型适用归脾汤,心悸失眠明显时配伍酸枣仁、柏子仁。痰火扰神常用温胆汤加黄连、栀子,烦躁易怒者可加珍珠母。肾阴亏虚推荐六味地黄丸,潮热盗汗者加知母、黄柏。气血不足宜用八珍汤,乏力头晕者可加黄芪、龙眼肉。中药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配伍。
主穴常选百会、神门、内关、太冲等,肝郁气滞加行间、期门;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痰火扰神加丰隆、大陵。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耳穴可取心、肝、神门等区域,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孕妇及出血体质者慎用。
头部可按摩太阳穴、风池穴,配合五指梳头法;背部沿膀胱经推拿,重点按揉肝俞、心俞。四肢部点按合谷、太冲等穴位,配合拿捏手法。腹部顺时针摩腹可健脾安神。每日按摩10-15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度。皮肤破损或骨质疏松者不宜强行施术。
采用移情易性法,通过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转移注意力。言语开导遵循"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原则。培养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伤神。建立社交支持系统,参与团体活动缓解孤独感。情志调节需长期坚持,配合其他疗法效果更佳。
推荐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双手攀足固肾腰"等招式,或六字诀"嘘"字功疏肝理气。每日晨起练习30分钟,配合调息凝神。太极拳云手、揽雀尾等动作可调和气血。练习时需环境安静,衣着宽松,高血压发作期应暂停。
中医治疗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食用莲子、百合、小米等安神食材,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或瑜伽等舒缓运动,睡前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卧室保持安静黑暗。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躯体化表现,应及时到中医内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