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屈光不正可通过佩戴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药物治疗等方式矫正。屈光不正通常由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角膜曲率异常、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佩戴眼镜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通过凹透镜或凸透镜改变光线折射路径。建议每1-2年复查验光,及时调整镜片度数。
2、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需注意每日佩戴时长和清洁护理。可能出现角膜缺氧、感染等并发症。
3、屈光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和飞秒激光手术可改变角膜曲率,适合18岁以上度数稳定者。术前需全面评估角膜厚度和眼底情况。
4、药物治疗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缓近视进展,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能缓解调节痉挛,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有助于改善视疲劳。
保持良好用眼姿势,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多进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控制屈光不正进展。
外伤性青光眼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恢复程度取决于损伤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及个体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有损伤类型、眼压控制效果、并发症处理、视神经损伤程度。
1、损伤类型角膜挫伤或前房出血等轻度损伤,通过药物控制眼压后视力可能完全恢复;严重睫状体撕裂或房角后退可能导致永久性房水引流障碍。
2、眼压控制早期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控制眼压,可减少视神经进一步损伤,提高恢复概率。
3、并发症处理合并晶状体脱位或玻璃体积血时,需行晶状体切除或玻璃体切割手术,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预后。
4、视神经损伤若外伤导致视神经管骨折或视神经直接损伤,即使眼压正常也可能遗留永久性视野缺损,需通过视神经减压术等干预。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揉眼,定期监测眼压和视野,遵医嘱使用神经保护药物如甲钴胺,配合低盐饮食控制眼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