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免疫增殖病主要是指以B细胞、T细胞或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等。这类疾病通常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可能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贫血、感染易感性增加等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增殖导致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来那度胺胶囊、硼替佐米注射液、地塞米松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与EB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化学物质接触等因素相关。典型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治疗可选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环磷酰胺片、阿霉素注射液等药物,部分患者需联合放疗。
巨球蛋白血症是B细胞异常增殖导致IgM单克隆球蛋白增多的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病因可能与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常见症状包括高粘滞综合征、出血倾向、周围神经病变等。治疗可使用苯丁酸氮芥片、氟达拉滨注射液等药物,严重时需进行血浆置换。
重链病是浆细胞异常产生不完全免疫球蛋白重链的罕见疾病,分为γ、α、μ三种类型。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慢性抗原刺激有关。临床表现因类型而异,常见腹泻、吸收不良、淋巴结肿大等。治疗以化疗为主,可选用环磷酰胺片、泼尼松片等药物。
轻链病是浆细胞异常产生过多游离轻链导致的疾病,可分为κ型和λ型。病因可能与骨髓微环境异常、遗传因素相关。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心肌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治疗需使用马法兰片、泼尼松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
免疫增殖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饮食上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高嘌呤食物。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理性骨折。定期复查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发热、出血等症状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