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宫颈癌16型和18型属于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需要引起重视。
1、高危型HPVHPV16型和18型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高危型病毒,感染后可能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长期持续感染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2、癌变风险HPV16型和18型感染导致宫颈癌的概率较高,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展为癌症,多数情况下免疫系统可清除病毒。
3、早期筛查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可早期发现病变,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
4、预防措施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16型和18型感染,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对抗病毒感染。
建议感染HPV16型或18型的女性定期复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疾病进展。
14价宫颈癌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接种年龄范围主要与疫苗保护效力、性行为开始时间、免疫系统发育程度、宫颈癌发病高峰等因素相关。
1、疫苗保护效力临床试验数据显示9-26岁人群接种后抗体阳转率最高,27-45岁女性仍能获得显著保护效果。
2、性行为开始时间建议在初次性接触前完成全程接种,我国青少年初次性行为年龄中位数为17岁左右。
3、免疫系统发育9岁后儿童免疫系统趋于成熟,能够产生有效免疫应答,过早接种可能影响疫苗效果。
4、发病高峰预防我国宫颈癌高发年龄为40-60岁,45岁前接种可覆盖癌前病变发展期。
建议符合年龄条件的女性尽早接种,接种前需进行HPV筛查和妇科检查,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应暂缓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