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肝功能检查主要关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四项核心指标,分别反映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及合成功能。
1、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害,需结合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治疗。
2、谷草转氨酶AST异常可能与心肌或骨骼肌损伤相关,显著增高时需排查酒精性肝病,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腺苷蛋氨酸等药物干预。
3、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提示胆道梗阻,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梗阻性黄疸需行超声检查明确病因。
4、白蛋白低白蛋白血症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下降,长期异常需警惕肝硬化,建议补充优质蛋白并监测凝血功能。
检查前3天需避免饮酒和高脂饮食,空腹8小时采血可减少结果误差,异常指标应结合影像学复查评估。
小三阳转肝硬化的征兆主要包括乏力腹胀、皮肤黄染、肝区疼痛、腹水形成等表现,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早期代偿期症状与晚期失代偿期表现。
1、乏力腹胀肝功能减退导致能量代谢障碍,患者常感持续性疲劳,进食后腹胀明显,可能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胃肠淤血有关。
2、皮肤黄染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伴随皮肤瘙痒,提示肝细胞广泛坏死和胆汁淤积。
3、肝区疼痛肝脏包膜受牵拉产生钝痛,体检可触及质地坚硬的肝脏边缘,超声显示肝脏表面结节样改变。
4、腹水形成晚期出现腹部膨隆伴移动性浊音,因低蛋白血症和门脉高压导致腹腔积液,常合并下肢水肿。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弹性检测及甲胎蛋白,出现蜘蛛痣或肝掌等体征时应立即肝病科就诊,日常需严格戒酒并控制蛋白质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