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肝射频消融术通常不属于大手术,属于微创介入治疗。该技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精准灭活肿瘤组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肝射频消融术在临床中多采用局部麻醉或静脉镇静,仅需经皮穿刺将电极针导入病灶,无需开腹操作。手术切口仅针眼大小,术中出血量极少,术后住院时间通常为1-3天。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肝癌或转移瘤,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多数患者术后次日即可进食和下床活动。并发症概率较低,可能出现短暂发热、肝区隐痛等轻微反应,严重出血或感染概率不足百分之五。
该技术存在特定限制条件。当肿瘤靠近大血管、胆管或膈肌时,热能可能损伤周围结构;多发肿瘤或病灶位置过深时需考虑联合其他治疗。对于凝血功能严重异常、门静脉癌栓或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手术风险会显著增加。术后需定期复查增强CT或MRI监测消融效果,配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可降低复发概率。
术后1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蛋清、西蓝花等,限制动物内脏摄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皮肤黄染需立即就医。建议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长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