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艾滋病阻断药在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成功率较高,实际效果受到用药时间、药物组合、个体差异、病毒载量等因素影响。
1、用药时间:暴露后2小时内服药阻断成功率最高,超过24小时效果逐渐下降,但仍建议72小时内完成首次用药。
2、药物组合:常用三联阻断方案包含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药物,不同组合的抑制病毒复制效果存在差异。
3、个体差异:服药依从性、免疫功能状态、肝肾代谢能力等因素会影响药物吸收和病毒抑制效果。
4、病毒载量:暴露源病毒载量高低直接影响阻断难度,高病毒载量暴露需严格完成28天规范用药。
发生高危暴露后应立即前往定点医院评估风险,阻断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HIV抗体,避免遗漏服药。
小伤口接触艾滋病病毒血液存在感染风险,感染概率与伤口深度、病毒载量、暴露时间等因素相关,需立即进行阻断处理。
1、感染风险完整皮肤接触病毒血液不会感染,但开放性伤口可能造成传播。表皮擦伤感染概率极低,深部刺伤风险相对较高。
2、阻断措施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挤出伤口血液,用碘伏消毒。72小时内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阻断药物。
3、检测流程暴露后第4周、8周、12周需进行HIV抗体检测。若使用阻断药,需在服药28天后复查肝肾功。
4、预防建议处理他人血液时佩戴手套,避免共用剃须刀等锐器。发生暴露后须在2小时内启动阻断治疗。
暴露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监测体温等异常症状,完成全部随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