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外耳廓被撞伤怎么消肿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外耳廓被撞伤怎么消肿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支修益
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外耳廓被撞伤后,消肿的关键在于及时冷敷、避免感染和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保持伤口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而适当的热敷和按摩则能促进恢复。
1、冷敷
外耳廓被撞伤后,第一时间进行冷敷是消肿的有效方法。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持续24-48小时。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2、保持清洁,预防感染
外耳廓受伤后,皮肤可能出现破损,容易引发感染。用生理盐水或温和的消毒液清洁伤口,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3、热敷与按摩
在受伤48小时后,肿胀开始消退时,可以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肿。用温热的毛巾敷在耳廓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同时,可以轻轻按摩耳廓周围,但避免直接按压受伤部位,以免加重疼痛。
4、药物治疗
如果肿胀和疼痛较为明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物缓解症状。例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局部涂抹消肿药膏如双氯芬酸凝胶也有助于缓解不适。
5、就医建议
如果外耳廓受伤后出现剧烈疼痛、听力下降、耳道出血或持续肿胀超过一周,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骨折或内耳损伤,并根据情况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如手术修复。
外耳廓被撞伤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消肿和恢复的关键。冷敷、清洁、热敷和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消肿方法,但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务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膜内陷治疗的方法

耳膜内陷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功能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咽鼓管功能障碍、鼻咽部炎症、气压变化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耳膜内陷可能与鼻咽部炎症、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1-2次,每次1喷、氯雷他定片每日1次,每次10mg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0ml,以减轻炎症和改善咽鼓管功能。 2、咽鼓管训练:通过吞咽、咀嚼、打哈欠等动作,帮助咽鼓管打开,缓解耳膜内陷。具体方法包括咀嚼口香糖、练习Valsalva动作捏住鼻子,轻轻吹气和Toynbee动作吞咽时捏住鼻子,每日多次练习。 3、气压调节:乘坐飞机或潜水时,气压变化可能导致耳膜内陷。建议使用耳塞、嚼口香糖或频繁吞咽,以平衡中耳压力,避免症状加重。 4、鼻咽部护理:保持鼻腔清洁,避免鼻塞和炎症。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日1-2次,或使用鼻用喷雾剂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1次,每次1喷,以减少鼻咽部炎症对咽鼓管的影响。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长期耳膜内陷,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包括鼓膜置管术在中耳放置通气管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通过球囊扩张咽鼓管,以改善中耳通气功能。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预防耳膜内陷的发生和复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