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风湿性心病是怎么形成的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风湿性心病是怎么形成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风湿热后累及心脏所致,其形成过程涉及免疫反应异常、心脏瓣膜损伤及慢性炎症进展。主要发病机制包括反复链球菌感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心脏瓣膜结构破坏、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肌纤维化及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建议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后心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筛查。

1、链球菌感染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部感染是始发因素,其M蛋白与人体心肌细胞存在分子模拟现象。当机体产生抗链球菌抗体时,会错误攻击心脏组织,导致心内膜及瓣膜出现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二尖瓣增厚粘连,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泼尼松片控制感染和炎症。

2、免疫复合物沉积

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心脏瓣膜沉积引发补体激活,导致瓣膜内皮细胞损伤。病理可见瓣叶交界处纤维蛋白样坏死,逐渐形成疣状赘生物。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瓣膜病变程度。

3、瓣膜机械损伤

反复炎症使瓣膜纤维化钙化,二尖瓣最常受累。瓣叶增厚导致开放受限或关闭不全,产生特征性心脏杂音。严重者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需考虑瓣膜成形术或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

4、血流动力学改变

瓣膜功能障碍引起心房扩大和心室肥厚。二尖瓣狭窄可致左房压升高,继而引发肺静脉淤血。患者平卧时咳嗽加重,需限制钠盐摄入并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改善症状。

5、心肌重构

长期心脏超负荷工作导致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间质胶原增生。晚期出现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表现为下肢水肿、肝肿大等右心衰竭体征。此时需联合地高辛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预防风湿性心脏病需重视链球菌感染的彻底治疗,咽痛发热时及时使用足疗程抗生素。确诊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每半年复查心脏超声。饮食宜低盐高蛋白,控制每日饮水量,注意防寒保暖以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咯粉红色泡沫痰时需立即急诊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管纤维化严重吗

血管纤维化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轻度血管纤维化通常不严重,但重度血管纤维化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血管纤维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血管弹性轻度下降,此时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可延缓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波动或轻微头晕,但尚未对器官功能造成实质性损害。这类情况需定期监测血管功能,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

当血管纤维化进展至中重度时,血管壁明显增厚会导致管腔狭窄,可能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此时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头痛、胸闷气短、肢体麻木等症状,甚至发生急性血管事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进展,必要时需进行血管成形术等介入治疗。

建议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发现血管纤维化迹象应及时干预。日常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吸烟饮酒,保持每周3-5次有氧运动,可适量食用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以改善血管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