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78岁老人、突然头晕、呕吐、出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78岁老人、突然头晕、呕吐、出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突然头晕、呕吐、出汗可能是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急症、脑梗死、梅尼埃病等原因引起。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立即就医,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

2、高血压急症:

可能与情绪激动、擅自停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紧急降压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乌拉地尔、呋塞米等药物。

3、脑梗死:

可能与房颤、颈动脉斑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偏瘫、言语不清等症状。需紧急溶栓或取栓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替普酶、丁苯酞、依达拉奉等药物。

4、梅尼埃病:

可能与内淋巴积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旋转性眩晕、耳鸣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倍他司汀、地西泮、甘露醇等药物。

高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送医,避免搬动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途中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阿普唑仑和艾司唑仑哪个药效强

阿普唑仑和艾司唑仑的药效强度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两者均为苯二氮䓬类药物,但作用特点存在差异。

1、起效时间:

艾司唑仑起效更快,通常用于入睡困难;阿普唑仑起效稍慢但作用时间更长,适合维持睡眠或缓解焦虑。

2、作用时长:

艾司唑仑作用时间较短约6-12小时;阿普唑仑作用时间较长约12-15小时,次日残留效应更明显。

3、适应症差异:

艾司唑仑主要用于失眠;阿普唑仑兼具抗焦虑和助眠作用,对焦虑相关失眠效果更显著。

4、代谢特点:

阿普唑仑经肝脏代谢时个体差异较大,血药浓度波动更明显,需警惕蓄积风险。

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须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比较或调整剂量,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