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 肛裂

肛裂和内痔的区别是什么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肛裂和内痔的区别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肛裂和内痔是两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及病因。肛裂是肛管皮肤层纵向裂开形成的溃疡,多因便秘或机械性损伤导致;内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常与长期腹压增高有关。

1、发病部位

肛裂发生在肛管齿状线以下的皮肤层,位置表浅且疼痛明显。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便后可能持续数小时,创面可见新鲜裂口或陈旧性溃疡。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下层,早期表现为无痛性便血,严重时痔核可能脱出肛门外。

2、典型症状

肛裂以排便剧痛和少量鲜红血便为特征,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可能伴有肛门瘙痒。内痔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便血,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滴落,严重者出现痔核脱垂,需手法复位,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

3、体征表现

肛裂患者肛门检查可见后正中线纵行裂口,急性期创面鲜红,慢性期边缘增厚瘢痕化。内痔通过肛门镜可见黏膜下紫红色静脉团,根据脱垂程度分为四度,从无脱垂到无法回纳不等。

4、发病机制

肛裂多因干硬粪便划伤肛管或分娩时过度牵拉所致,肛门括约肌痉挛会加重缺血性溃疡。内痔主要与静脉回流受阻有关,久坐、妊娠、肝硬化等导致腹压持续增高是常见诱因。

5、治疗差异

肛裂急性期可通过高纤维饮食、温水坐浴缓解,慢性裂口可能需要硝酸甘油软膏或手术松解。内痔轻症采用痔疮栓剂如复方角菜酸酯栓,重度脱垂需胶圈套扎或痔上黏膜环切术。

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避免久坐久站,排便时不过度用力,便后清洁使用温水而非粗糙纸巾。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肿物脱出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肛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肛裂可能由便秘、腹泻、排便习惯不良、肛门局部感染、肛门括约肌痉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排便习惯、局部用药、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便秘:长期便秘是肛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干硬的粪便在通过肛门时容易造成肛门皮肤撕裂。治疗方面,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必要时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液10毫升/次,每日1-2次软化粪便。 2、腹泻:频繁腹泻会导致肛门皮肤反复受到刺激,增加肛裂的风险。治疗需针对腹泻原因进行,如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使用蒙脱石散3克/次,每日3次止泻,同时注意肛门局部清洁,使用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缓解不适。 3、排便习惯:不良的排便习惯,如长时间蹲厕、用力过猛,会增加肛门压力,导致肛裂。建议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10毫升/次辅助排便。 4、局部感染:肛门局部感染会引发炎症,增加肛裂的发生概率。治疗需保持肛门清洁,使用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必要时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每日2次预防感染。 5、括约肌痉挛:肛门括约肌痉挛会导致肛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增加肛裂风险。治疗可通过物理治疗如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缓解痉挛,必要时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0.2%浓度,每日2次局部涂抹,促进血液循环。 肛裂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饮食调节,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芹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同时,保持肛门局部清洁,使用温水坐浴缓解不适,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