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胃癌患者若因病情影响无法正常进食,可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补充营养,也可遵医嘱使用肠内营养制剂或药物缓解症状。胃癌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黏膜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痛、消瘦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一、食物
藕粉:藕粉易消化且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快速补充能量,适合胃癌患者作为过渡饮食。冲泡时可加入少量蜂蜜调味,但需避免过甜刺激胃黏膜。若合并糖尿病需控制摄入量。
蒸蛋羹:优质蛋白和卵磷脂有助于维持肌肉组织,质地柔软减少胃部负担。制作时可加入少许芝麻油增加热量,避免添加辛辣调料。术后患者需待排气后经医生评估再食用。
米油:熬煮大米滤出的米油含B族和少量电解质,对胃肠刺激极小。可作为短期营养支持,但长期单一食用易致营养不良,需搭配其他营养补充剂。
西蓝花泥:富含萝卜硫素等抗癌物质,蒸煮至软烂后打碎成泥。其中的膳食纤维经处理后更易吸收,但腹胀患者应少量分次食用。建议与淀粉类食物混合降低胃部不适。
低脂酸奶:提供益生菌和易吸收的乳清蛋白,冷藏后饮用可缓解恶心症状。选择无糖低脂品种,乳糖不耐受者可用舒化奶替代。放疗期间食用需注意口腔黏膜状态。
二、药物
复方谷氨酰胺颗粒:用于改善胃黏膜修复功能,适用于化疗后黏膜损伤。含L-谷氨酰胺和中药成分,可调节胃肠免疫功能。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酸性药物同服。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用于恶病质患者的食欲刺激,通过调节神经肽Y增加进食欲望。可能出现水肿等副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需监测肝功能变化。
肠内营养粉剂:全营养配方含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通过鼻饲管或口服补充。选择整蛋白型或短肽型需根据胃肠功能,灌注时保持温度接近体温。
胰酶肠溶胶囊:补偿胰腺外分泌不足,帮助脂肪和蛋白质消化。需餐中整粒吞服,打开胶囊可能灼伤口腔。梗阻性黄疸患者禁用。
盐酸昂丹司琼片:用于控制化疗引起的呕吐,通过阻断5-HT3受体起效。可能导致便秘或头痛,与阿扑吗啡存在相互作用。需在化疗前30分钟服用。
胃癌患者饮食应遵循少量多餐原则,每日可分6-8次进食,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食物温度以37-40℃为宜,过热可能刺激病变部位。可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营养师调整方案,适当进行床边肢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出现呕血或黑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