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的症状可分为早期急性期、临床潜伏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及机会性感染等。
1、急性期症状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皮疹、关节痛等,症状通常持续1-2周自行缓解,此时病毒载量高但抗体检测可能阴性。
2、潜伏期表现临床潜伏期可持续8-10年,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CD4+T淋巴细胞计数缓慢下降。
3、艾滋病期特征当CD4+T细胞低于200个/μL时进入艾滋病期,典型表现为持续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超过10%,以及口腔念珠菌感染等机会性感染。
4、终末期症状可能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或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痴呆和周围神经病变。
出现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或反复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测HIV抗体,日常应避免高危行为并保持规律作息以维持免疫功能。
艾滋病通过一次性行为存在传染风险,但概率受性行为方式、安全措施、病毒载量、黏膜完整性等因素影响。
1、性行为方式:无保护肛交传染风险最高,其次是阴道交,口交风险较低。病毒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或血液接触破损黏膜传播。
2、安全措施:正确使用合格避孕套可大幅降低风险。安全套破损、滑脱或未全程使用会显著增加暴露可能性。
3、病毒载量:感染者未治疗时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规范抗病毒治疗使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时,传染概率极低。
4、黏膜状况:生殖器溃疡、炎症或外伤会破坏黏膜屏障,使病毒更易侵入。月经期、肛裂等情况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进行暴露后阻断治疗,建议立即至传染病专科医院评估风险并检测。日常应坚持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