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艾滋病科

不戴套传染艾滋病的机率大吗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不戴套传染艾滋病的机率大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无保护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的概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有性伴侣感染状态、性行为方式、黏膜破损情况、病毒载量水平。

1. 感染状态

若性伴侣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且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单次无保护性行为传播概率显著提升。建议定期进行HIV检测,确诊后立即启动规范化抗病毒治疗。

2. 性行为方式

肛交传播风险最高,其次是阴道性交。存在创口的性行为会大幅增加感染概率。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八成以上传播风险。

3. 黏膜破损

生殖器溃疡、炎症等黏膜损伤会破坏局部屏障功能。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时,病毒更易通过破损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4. 病毒载量

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越高传染性越强。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水平,此时基本无传染性。

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日常应坚持使用安全套并避免多个性伴侣。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到感染科就诊检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预防艾滋病的途径

预防艾滋病可通过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针具、定期检测、暴露后预防以及母婴阻断等方式实现。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感染。 1、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的有效手段。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在与不熟悉的性伴侣发生关系时。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减少性伴侣数量也能降低感染概率。 2、避免共用针具:共用针具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注射毒品时务必使用一次性针具,避免与他人共用。对于需要长期注射药物的人群,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针具的清洁与安全。 3、定期检测: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高危人群如性工作者、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等应每3-6个月检测一次。检测结果阴性者可继续保持健康行为,阳性者需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 4、暴露后预防:在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后预防。这种预防措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和拉替拉韦,连续服用28天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5、母婴阻断: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和剖宫产等方式阻断母婴传播。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服用抗病毒药物,并避免母乳喂养。母婴阻断的成功率可达98%以上,有效保护婴儿健康。 预防艾滋病需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