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胎儿36周出生属于早产。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分娩,36周出生需密切观察新生儿健康状况。
1、早产定义医学上将妊娠28周至37周前的分娩定义为早产,36周处于早产范畴,但属于晚期早产。
2、器官发育36周胎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基本成熟,但部分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仍需完善,可能面临喂养困难风险。
3、健康风险晚期早产儿可能出现低体温、低血糖、黄疸等问题,需进行新生儿评分并加强监护。
4、护理要点建议母婴同室进行袋鼠式护理,优先母乳喂养,定期监测体重增长和神经发育情况。
36周早产儿多数预后良好,出院后需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按计划完成预防接种和发育评估。
胎心监护宫压正常值为20-60毫米汞柱,宫压监测主要用于评估宫缩强度及频率,影响因素包括宫缩类型、产妇体位、胎儿活动等。
1、宫缩强度正常宫缩时宫压峰值在20-60毫米汞柱,超过80毫米汞柱提示宫缩过强,可能影响胎盘供血,需调整催产素用量或采取左侧卧位缓解。
2、宫缩频率规律宫缩应间隔3-5分钟,持续30-60秒。宫压曲线呈周期性上升下降,若宫缩间隔小于2分钟伴宫压持续升高,需警惕强直性宫缩。
3、产妇因素肥胖产妇腹壁厚度可能影响宫压监测数值,双胎妊娠子宫过度扩张时宫压基线会升高,需结合胎心率变化综合评估。
4、设备校准宫压探头放置位置不当或传感器偏移会导致数值偏差,每次监护前应校准零点,探头需固定在宫底最高处并避开胎盘位置。
监测期间建议保持半卧位,避免仰卧位引发低血压,若出现宫压异常伴胎心减速或阴道流血,须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