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咽痛、发热、口腔疱疹,可通过抗病毒药物、退热治疗、局部镇痛及补液支持缓解。

1. 病因:

柯萨奇病毒A组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儿童易感,潜伏期3-5天,病毒侵袭咽部黏膜导致疱疹溃疡。

2. 症状:

早期表现为突发高热、拒食,进展期出现咽部灰白色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可能伴随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3. 治疗:

轻症可口服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发热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咽痛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镇痛,脱水需口服补液盐。

4. 护理:

家长需保持患儿口腔清洁,用生理盐水漱口,提供温凉流食,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溃疡,隔离至症状消退后1周。

患病期间建议多饮水,进食米汤、蒸蛋等软质食物,体温超过38.5℃时及时退热,密切观察有无嗜睡、脱水等重症表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退烧后身上长了小红点怎么回事

宝宝退烧后身上长小红点可能是幼儿急疹、药物过敏、湿疹、猩红热等疾病引起。

1、幼儿急疹:

多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导致,热退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2、药物过敏:

退烧药物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瘙痒性红斑,建议家长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地奈德乳膏。

3、湿疹:

发热出汗可能诱发皮肤屏障受损,伴随干燥脱屑,家长需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使用氧化锌软膏、莫匹罗星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

4、猩红热:

A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弥漫性红疹,需及时就医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家长需注意观察皮疹变化,避免抓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伴随高热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