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胸椎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胸椎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长期激素使用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轻度骨折需绝对卧床6-8周,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弯腰及扭转动作,期间配合轴向翻身预防压疮。
2、支具固定稳定性骨折可佩戴胸腰骶矫形器3-6个月,限制脊柱活动的同时允许适度下床活动,需定期调整支具松紧度。
3、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联用钙剂、维生素D及双膦酸盐类药物,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具体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骨化三醇、塞来昔布等。
4、手术治疗椎体高度丢失超过50%或伴有神经损伤时需行椎体成形术或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脊柱稳定性。
治疗期间应加强高钙饮食,避免搬运重物,定期复查骨密度及脊柱X线评估恢复情况,长期骨质疏松患者需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
小肚子抽筋可能由肌肉疲劳、电解质失衡、胃肠痉挛、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补充电解质、解痉药物、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肌肉疲劳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可能导致腹肌痉挛,表现为阵发性抽痛。建议局部热敷并调整体位,避免重复进行高强度腹部动作。
2、电解质失衡大量出汗或腹泻时钠、钾离子流失会引发肌肉异常收缩。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日常注意补充香蕉、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
3、胃肠痉挛可能与饮食不当或肠道感染有关,常伴随腹胀、腹泻。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匹维溴铵等解痉药物,同时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
4、泌尿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或膀胱炎可能放射至下腹部,多伴有排尿异常。需完善尿常规及超声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坦索罗辛、托特罗定等药物,严重者需体外碎石治疗。
日常注意腹部保暖,规律饮食作息。若抽筋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24小时,建议尽早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