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小孩发烧后身上起红疹子可能与幼儿急疹、风疹、药物过敏、猩红热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或片状皮疹。
1. 幼儿急疹家长需注意幼儿急疹多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发热3-5天后体温骤降时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皮疹多从躯干向四肢扩散,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配合物理降温。
2. 风疹感染家长需观察是否伴有耳后淋巴结肿大,风疹病毒引起的皮疹呈淡红色,24小时内可遍布全身,需隔离护理并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避免抓挠皮肤。
3. 药物过敏家长需排查发热期间使用的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药物过敏常见于用药后2-3天出现荨麻疹样皮疹,需停用致敏药物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
4. 猩红热家长需警惕链球菌感染导致的鸡皮样疹伴杨梅舌,皮疹按压褪色且伴有皮肤脱屑,需及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保持皮肤清洁。
建议家长每日记录皮疹形态变化,避免穿着化纤衣物摩擦皮肤,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出现嗜睡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心内膜垫缺损的高发人群主要有妊娠期病毒感染孕妇的胎儿、21三体综合征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者、孕期接触致畸物质的胎儿。
1、妊娠期病毒感染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导致胎儿心内膜垫发育异常,建议孕期做好病毒筛查与防护。
2、21三体综合征约半数21三体综合征患儿合并心内膜垫缺损,这类患儿需在出生后进行心脏超声筛查。
3、家族遗传史直系亲属有先天性心脏病史者发病概率增高,建议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和胎儿心脏专项检查。
4、孕期致畸物接触孕期接触放射线、酒精、抗癫痫药物等致畸因素可能干扰心内膜垫发育,需严格避免高危暴露。
高危人群孕妇应加强产前超声监测,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时需及时排查心脏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