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不发烧可能提示病情有所控制,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需通过临床症状改善、脑脊液检查结果及影像学变化等多维度判断,单纯体温恢复正常不能作为痊愈依据。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退热可能反映抗结核治疗初步见效,炎症控制后体温逐渐趋于稳定。多数患者伴随头痛减轻、意识状态好转、脑膜刺激征缓解等表现,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数下降、蛋白含量降低。但部分患者即使体温正常,仍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脑神经损伤等后遗症,需持续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变化。
少数情况下体温正常可能掩盖真实病情进展。耐药结核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此时虽无发热但脑实质损害仍在加重。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不典型临床表现,体温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不完全相关。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判断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严格完成6-9个月抗结核疗程,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脑脊液、头颅MRI及肝肾功能,观察是否有视力模糊、肢体瘫痪等并发症。日常保持充足营养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避免剧烈活动加重颅内压波动。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