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月经量多伴随血块可能由激素波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是否正常。
1. 激素波动:青春期或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脱落增多,表现为经血量大且偶见小血块,可通过热敷腹部缓解不适。
2. 子宫肌瘤:肌壁间肌瘤可能使宫腔面积增大,导致月经量多伴鸡蛋大小血块,可能与雌激素过度刺激有关,通常伴有经期延长,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
3. 子宫内膜息肉:息肉增大子宫内膜表面积,导致经血中混有拇指大小暗红色血块,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常合并非经期出血,需宫腔镜下切除治疗。
4. 凝血异常: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友病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差,经血呈鲜红色伴大量果冻状血块,需检测凝血四项确诊,必要时补充凝血因子制剂。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量,避免经期剧烈运动,若血块超过硬币大小或每小时需更换卫生巾应及时妇科就诊。
B超和阴超孕囊误差一般在2-3毫米,实际误差受到检查时机、操作手法、设备精度、孕囊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检查时机:孕早期孕囊较小,阴超分辨率更高,误差相对较小;随着孕周增加,B超误差可能增大。
2、操作手法:超声医师测量切面选择不同可能导致1-2毫米差异,经验丰富的医师误差更小。
3、设备精度:高频阴道探头分辨率可达1毫米,腹部探头分辨率约2毫米,设备新旧程度也会影响结果。
4、孕囊位置:后位子宫经腹检查时声束穿透距离长,图像清晰度下降,误差可能增加至3-4毫米。
建议选择同一医院相同检查方式动态观察孕囊变化,避免不同检查方式交替使用造成数据波动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