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胰腺炎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治疗需结合病因控制、血糖管理和胰腺功能恢复,主要措施包括调整饮食结构、短期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胰酶替代及并发症预防。
低脂高蛋白饮食可减轻胰腺负担,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30克,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消化蛋白。碳水化合物需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分5-6餐少量进食。急性期需禁食时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恢复期逐步过渡至经口饮食。
对于空腹血糖持续超过10mmol/L的患者,可短期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治疗期间需监测指尖血糖4-6次/日,根据血糖波动调整剂量,目标是将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10mmol/L范围内。
血糖稳定后可改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合并严重胰岛素抵抗者可联用吡格列酮片。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水肿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或更换为格列喹酮片等肾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酶缺乏需长期服用胰酶肠溶胶囊,建议选择每粒含脂肪酶10000单位以上的制剂,餐中服用效果更佳。治疗期间需监测粪便性状和体重变化,脂肪泻改善不明显时可逐步增加剂量至最大耐受量。
每3个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胰腺CT,早期发现糖尿病或胰腺假性囊肿。戒烟限酒可降低复发风险,建议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15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者需使用非诺贝特胶囊将血脂控制在5.6mmol/L以下。
胰腺炎后胰岛素抵抗患者需终身随访,建议每半年进行OGTT试验和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日常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运动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有氧活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为宜。出现持续腹痛或血糖失控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