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子宫切除后为什么还会出血

|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子宫切除后为什么还会出血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子宫切除后出血可能由阴道残端愈合不良、激素水平波动、术后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残留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止血抗炎或激素调节等治疗。

1. 残端愈合不良

手术缝合部位血管渗血或肉芽组织增生可能导致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分泌物。可通过阴道填塞压迫止血,严重时需电凝止血。

2. 激素水平波动

卵巢保留者体内雌激素波动可能刺激阴道黏膜出血。表现为周期性点滴出血,可遵医嘱使用炔诺酮片、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药物调节。

3. 术后感染

细菌感染引发残端炎症时可能出现血性脓液分泌物,伴发热疼痛。需进行分泌物培养后使用甲硝唑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4. 内膜异位残留

盆腔残留的子宫内膜组织受激素影响发生出血,常伴随盆腔疼痛。可考虑注射醋酸亮丙瑞林或口服米非司酮片抑制异位内膜生长。

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出现发热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时需立即返院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盆腔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是怎么样的

盆腔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与性行为活跃期、多性伴侣、既往盆腔炎病史、宫腔操作史等因素相关。该病好发于15-44岁女性,发病率与地区经济水平和医疗条件密切相关。

1、性行为因素

性活跃期女性发病率较高,初次性交年龄小、性伴侣数量多、无保护性行为均会增加患病风险。建议固定性伴侣并使用避孕套。

2、既往病史

既往患过盆腔炎者复发率可达25%,可能与输卵管结构损伤有关。需定期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阴道炎等感染。

3、医疗操作

人工流产、宫腔镜等侵入性操作可能破坏生殖道屏障。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术后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社会经济

低收入群体因就医延迟、卫生条件差等因素发病率较高。普及健康教育、改善医疗可及性有助于降低发病率。

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经期性行为、定期妇科体检可有效预防盆腔炎,出现下腹痛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