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牙结石自行抠除后出现凹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处理、牙体修复、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通常与机械损伤、牙釉质缺损、继发龋齿、牙龈萎缩等原因有关。
1、局部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轻柔清洁凹陷处,避免食物残渣堆积。生理盐水含漱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每日重复进行两到三次。
2、抗感染处理凹陷处易滋生细菌引发牙龈炎,可遵医嘱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或头孢类抗生素。伴随牙龈红肿出血时需及时就医。
3、牙体修复较大缺损需采用复合树脂填充或瓷贴面修复,可能与牙釉质剥脱有关。修复前需拍摄牙片评估是否累及牙本质,伴有冷热敏感症状者优先处理。
4、定期复查每半年进行牙周检查及洁治,预防新牙结石形成。重度牙龈萎缩者需结合牙周夹板固定,避免牙齿松动加剧凹陷。
日常避免用尖锐物刮擦牙齿,增加乳制品及绿叶蔬菜摄入有助于牙釉质再矿化,出现持续性疼痛或牙齿松动需立即就诊。
牙周炎是牙周病的一种类型,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类,前者为早期可逆性炎症,后者为进展期不可逆病变。
1、牙龈炎仅累及牙龈组织的轻度炎症,表现为刷牙出血、牙龈红肿,通过洁治和口腔卫生维护可完全治愈。
2、牙周炎炎症已破坏牙槽骨和牙周韧带,伴随牙龈退缩、牙齿松动,需龈下刮治配合抗生素治疗控制进展。
3、疾病范围牙周病为总称,包含所有牙周组织病变;牙周炎特指已发生附着丧失的慢性破坏性病变。
4、治疗差异牙龈炎仅需基础治疗,牙周炎需序列治疗包括手术干预,晚期患牙可能需拔除。
建议每半年进行牙周检查,使用牙线及间隙刷清洁邻面,控制菌斑可预防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