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3~5毫米深伤口多数情况下无须打破伤风疫苗。是否接种需评估伤口污染程度、受伤环境、既往免疫史等因素。
1、伤口污染被泥土、铁锈污染的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概率较高,建议接种疫苗并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2、受伤环境户外尖锐物刺伤或动物咬伤风险较大,需结合伤口深度判断是否加强免疫。
3、免疫史近5年内完成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者通常无须额外处理,超过10年未接种者需补打加强针。
4、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即使浅表伤口也建议预防性接种,这类人群感染后病情进展更快。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无菌敷料包扎,24小时内密切观察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
咽喉刺痛可能由咽喉炎、扁桃体炎、反流性咽喉炎、咽喉肿瘤等原因引起,早期表现为吞咽不适,进展期可能出现灼痛或放射痛。
1、物理刺激:吸入粉尘或干燥空气导致黏膜损伤,表现为干痒刺痛。建议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缓解症状。
2、病原体感染:链球菌等微生物侵袭引发炎症反应,常伴发热症状。家长需监测患儿体温,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
3、胃酸反流:胃内容物刺激咽喉黏膜产生烧灼感,晨起症状明显。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需配合抬高床头等生活方式调整。
4、占位性病变:咽喉乳头状瘤等新生物压迫神经引发持续刺痛,可能伴随声嘶。电子喉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日常可饮用蜂蜜水滋润咽喉,避免辛辣食物刺激。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