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切口疝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切口疝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切口疝可通过腹壁加强训练、腹带固定、腹腔镜修补术、开放修补术、生物补片植入术等方式治疗。切口疝通常由切口愈合不良、腹内压增高、术后感染、缝合技术不当、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1、腹壁加强训练

腹壁加强训练适合早期轻度切口疝患者,通过增强腹直肌和腹横肌力量改善腹壁支撑力。可进行平板支撑、仰卧抬腿等低强度训练,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剧烈运动。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若出现疼痛或疝块突出需立即停止。

2、腹带固定

腹带固定适用于暂时无法手术或高龄体弱患者,通过外部压力限制疝内容物突出。选择医用弹性腹带需覆盖疝环周围5厘米以上区域,佩戴时保持平卧状态。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压疮,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3、腹腔镜修补术

腹腔镜修补术适用于中小型切口疝,采用聚丙烯补片进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需预防补片感染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可能与腹壁缺损较大或腹腔粘连等因素有关,常伴随慢性腹痛症状。

4、开放修补术

开放修补术适用于巨大切口疝或复发疝,采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重建腹壁。术中可清除瘢痕组织并置入大尺寸补片,术后需留置引流管。可能与多次腹部手术史或切口裂开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肠梗阻症状。需警惕切口裂开和肺部感染等术后风险。

5、生物补片植入术

生物补片植入术适用于污染切口或感染风险高的患者,采用脱细胞基质材料促进组织再生。补片会逐渐被自体组织替代,但存在远期复发可能。可能与糖尿病或免疫低下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切口渗液症状。术后需严格控糖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切口疝患者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睡眠时建议抬高床头减少腹压,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部位。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疝复发情况,术后6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出现发热、切口红肿或突发腹痛需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幼儿急疹几天退烧

幼儿急疹通常在高热持续3-5天后退烧,随后出现皮疹。这种疾病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幼儿,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需注意护理和观察。 1、发热期:幼儿急疹的初期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3-5天。期间孩子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症状。此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穿盖过多。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使用退热贴可帮助缓解不适。 2、皮疹期:发热退去后,皮疹开始出现,通常从躯干蔓延至四肢和面部。皮疹呈玫瑰红色,不痒不痛,持续1-2天自行消退。皮疹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或药物。 3、护理要点:幼儿急疹期间,孩子可能出现食欲下降、轻微腹泻等症状。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忽冷忽热。 4、观察重点:虽然幼儿急疹多为良性过程,但仍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和呼吸情况。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呕吐、嗜睡、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观察皮疹的形态和分布,如有异常应及时咨询 5、预防措施:幼儿急疹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病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防止交叉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定期消毒玩具和用品。注意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 幼儿急疹虽然症状明显,但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家长应保持冷静,做好日常护理工作。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鸡蛋、鱼肉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