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牙根部有沟槽可通过脱敏治疗、树脂填充、牙周治疗、牙龈移植手术、调整刷牙方式等方式改善。牙根部沟槽通常由楔状缺损、牙周病、牙龈萎缩、刷牙方式不当、酸性物质侵蚀等原因引起。
1、脱敏治疗
牙齿敏感可使用含氟化钠或硝酸钾的脱敏牙膏缓解,如舒适达抗敏牙膏。严重者可就医进行激光脱敏或氟化物涂布治疗。避免冷热刺激,减少酸性食物摄入。
2、树脂填充
较深的楔状缺损需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修复。常见材料如3M Z350纳米树脂,能恢复牙齿形态并防止进一步缺损。填充后需避免咬硬物,定期检查填充体状态。
3、牙周治疗
牙龈萎缩导致的根面暴露需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局部药物控制炎症。重度牙周病可能需翻瓣手术消除牙周袋。
4、牙龈移植
广泛牙龈萎缩者可考虑结缔组织移植术或游离龈移植术,常用腭部黏膜作为供体。术后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维护口腔卫生,避免移植区受机械刺激。
5、调整刷牙方式
避免横向用力刷牙,改用巴氏刷牙法配合软毛牙刷。减少碳酸饮料摄入,餐后可用含氟漱口水。长期夜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保护牙齿。
日常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出现冷热刺激痛或牙龈出血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尖锐工具清理沟槽。控制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也有助于维护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