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针灸科

针灸主要治疗什么疾病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针灸主要治疗什么疾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高建军
高建军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针灸主要用于缓解疼痛、调节身体功能及治疗多种慢性病,如偏头痛、腰背痛、神经痛、消化不良及失眠等。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平衡机体的阴阳,从而促进自愈。
1、疼痛类疾病
针灸最常见的应用是缓解疼痛,包括肩颈痛、腰痛、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及术后疼痛。研究表明,针灸通过刺入经络穴位,刺激身体的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等止痛物质,并改善血液循环。例如:对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痛,针灸可选择“委中”“腰阳关”等穴位;如为偏头痛,可针刺“百会”“太阳”等部位。
2、神经系统疾病
针灸在一些常见神经系统紊乱中也显示了疗效,比如中风后遗症、面瘫、偏头痛甚至神经性耳鸣等。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神经元,促进神经修复,改进脑部和周围神经的功能活动。例如对中风后遗症,常刺“曲池”“足三里”;面瘫患者常用“合谷”“攒竹”等穴。
3、消化系统疾病
胃肠功能紊乱,比如便秘、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是针灸的治疗重点。通过选取诸如“中脘”“足三里”“天枢”等穴位,可以改善胃肠蠕动,调节消化酶的分泌,从而缓解不适。这类疗法尤其适用于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导致的功能性消化问题。
4、失眠和情绪问题
针灸还适合用于安神助眠,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针刺“神门”“安眠”“风池”等穴位,可以调理大脑神经递质,平衡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状态,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5、妇科及免疫相关疾病
针灸在调经、缓解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增强免疫力、防治感冒方面也有应用。常用“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来调节女性内分泌失调;针刺“足三里”“肝俞”等穴位则有助于提升免疫功能。
针灸利用中医经络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研究,已被证明对多种疾病有效,特别是在慢性病和功能性紊乱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治疗前,要仔细咨询专业针灸根据个人病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这不仅能够提升疗效,还能保障安全性,同时配合健康生活方式,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腰疼警惕四种癌症

腰疼可能与多种癌症有关,需警惕骨转移癌、胰腺癌、肾癌、卵巢癌等疾病。腰疼通常由肿瘤压迫、骨转移、神经侵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式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病情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 1、骨转移癌: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多由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至骨骼引起。腰疼可能与骨破坏、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活动受限、夜间加重等症状。治疗以控制原发肿瘤为主,可结合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4mg静脉注射、放疗、手术等方式缓解症状。 2、胰腺癌: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腰疼可能与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丛、胰腺周围组织有关。患者常伴有腹痛、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腹部CT、肿瘤标志物如CA19-9等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辅以化疗如吉西他滨1000mg/m²静脉注射和放疗。 3、肾癌:肾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腰疼可能与肿瘤压迫肾包膜、侵犯周围组织有关。患者可能伴有血尿、腹部肿块、体重下降等症状。诊断需结合腹部CT、超声等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如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为主,晚期可结合靶向治疗如舒尼替尼50mg口服和免疫治疗。 4、卵巢癌:卵巢癌早期症状不典型,腰疼可能与肿瘤压迫盆腔神经、侵犯周围组织有关。患者常伴有腹胀、腹痛、月经紊乱等症状。诊断需结合盆腔超声、肿瘤标志物如CA125等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如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为主,辅以化疗如紫杉醇175mg/m²静脉注射和靶向治疗。 腰疼患者需注意日常护理,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腰部拉伸运动如猫式伸展、桥式运动,保持良好坐姿和睡姿。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如牛奶、豆制品和维生素D如鱼类、蛋黄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若腰疼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