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牙髓炎可通过药物镇痛、根管治疗、活髓保存术、拔牙等方式治疗。牙髓炎通常由龋齿、牙外伤、牙周病、牙齿磨损等原因引起。
1、药物镇痛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甲硝唑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药物不能根治病因。
2、根管治疗适用于牙髓坏死病例,通过清除感染牙髓并用充填材料封闭根管。治疗过程需2-3次就诊,成功率较高但可能出现术后敏感。
3、活髓保存术针对年轻恒牙或轻度炎症,采用盖髓术或活髓切断术保留部分健康牙髓。需严格无菌操作,成功率与炎症程度密切相关。
4、拔牙当患牙严重破坏无法保留时需拔除,后期可选择种植牙或义齿修复。拔牙后可能出现邻牙移位、咬合紊乱等并发症。
治疗期间应避免冷热刺激,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重度疼痛或面部肿胀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牙髓炎根管治疗过程中通常不会剧烈疼痛,治疗前会进行局部麻醉,实际疼痛感受与患者痛阈、炎症程度、医生操作技术等因素相关。
1、麻醉效果现代麻醉药物能有效阻断神经传导,治疗中仅有轻微酸胀感,对麻醉敏感者可能完全无痛。
2、炎症状态急性化脓性牙髓炎可能因髓腔压力增高导致麻醉效果减弱,医生会通过开髓减压后再行麻醉。
3、操作技术规范化的镍钛器械预备可减少根管偏移或台阶形成,降低治疗中意外疼痛的发生概率。
4、术后反应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咬合痛,与根尖周组织轻微炎症反应有关,通常3天内自行缓解。
治疗前后避免患侧咀嚼硬物,出现持续剧痛或肿胀需及时复诊,术后定期进行冠修复保护患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