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普通内科

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可能由遗传因素、药物影响、骨髓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治疗原发病、输注血小板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先天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可能导致聚集功能减低,表现为反复出血倾向,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后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

2、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会抑制聚集功能,通常伴有凝血时间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或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3、骨髓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可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常伴随贫血和感染,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环孢素、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

4、免疫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会破坏血小板,表现为皮肤瘀斑和黏膜出血,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或利妥昔单抗进行免疫调节。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增加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摄入,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出血倾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体检双肾结石颗粒如何治疗

双肾结石颗粒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结石形成通常与饮水量不足、高盐饮食、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

1、多饮水

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小结石自然排出。建议避免浓茶咖啡,可选择柠檬水等碱性饮品。

2、药物排石

结石直径小于6毫米时可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这类药物可能与输尿管松弛、炎症控制等机制有关,通常伴随腰痛血尿症状。

3、体外碎石

适用于5-20毫米的肾盂结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治疗前需评估肾功能,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反应。

4、手术治疗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鹿角形结石,输尿管软镜适用于上尿路结石。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需根据结石位置选择术式。

日常需限制草酸钙含量高的菠菜豆腐等食物,适度运动促进排石,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