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判断小儿是否患有登革热需关注发热、皮疹、出血倾向等典型症状,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确诊。
1. 典型症状突发高热持续2-7天,伴随眼眶痛、头痛、肌肉关节痛三联征,部分患儿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 皮疹特征发病后3-4天出现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先见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压之褪色,常伴有皮肤瘙痒。
3. 出血表现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衄、皮下瘀点等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或血尿。
4.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登革热NS1抗原检测阳性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家长发现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伴皮疹时,应立即就医并做好防蚊隔离,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乙肝发展成肝癌一般需要10-30年,实际时间受到病毒载量、肝功能状态、生活习惯、是否规范治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毒载量乙肝病毒DNA高载量会加速肝细胞损伤,增加肝硬化概率。建议每3-6个月监测病毒定量,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2、肝功能状态持续异常的转氨酶水平提示肝细胞炎症活动,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必要时进行肝弹性检测。
3、生活习惯长期饮酒、高脂饮食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严格戒酒并保持低脂饮食,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4、规范治疗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癌变风险显著增高。一线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需终身规律服药。
建议乙肝携带者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保持规律作息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