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小宝宝频繁拉水样便可能由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病毒性肠炎、细菌性感染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原因采取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或药物治疗等措施。
1. 喂养不当喂养过频或奶粉冲调过稀会导致胃肠消化负担加重。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方式,配方奶按标准比例调配。
2. 乳糖不耐受肠道乳糖酶缺乏导致未消化乳糖滞留肠道。可尝试低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使用乳糖酶补充剂如乳糖酶颗粒。
3. 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等感染损伤肠黏膜,表现为水样便伴发热。需及时补液预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
4. 细菌性感染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引发肠黏膜炎症,大便可能带黏液。需就医进行大便培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和尿量,腹泻期间继续母乳喂养,必要时使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持续水样便超过24小时应及时儿科就诊。
水土不服导致的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服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水土不服通常由饮食差异、水质变化、肠道菌群紊乱、病原体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
3、服用药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诺氟沙星等药物,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
4、及时就医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等症状,需就医进行粪便检查,排除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疾病。
旅行期间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可提前准备常用止泻药物,症状加重时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