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戴牙套的合适年龄通常在12-15岁,此时恒牙基本发育完成且颌骨可塑性较强。但成年人也可通过正畸治疗矫正牙齿,具体方案需由专业医生评估。
青少年时期是牙齿矫正的黄金阶段,此时乳牙已替换为恒牙,牙槽骨改建能力活跃,牙齿移动效率高。常见适应症包括牙列拥挤、反颌、深覆合等错颌畸形,治疗周期通常为1-3年。早期干预如功能性矫治器可在8-10岁开始,主要针对颌骨发育异常。此阶段矫正能利用生长潜力引导颌骨发育,减少后期拔牙概率,但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托槽周围龋齿。
成人正畸虽骨代谢较慢,但通过现代技术仍可取得良好效果。适应症包括牙周健康者的牙列不齐、咬合问题等,治疗周期可能延长至2-4年。需重点关注牙周状况,隐形矫治或舌侧矫治更适合社交需求高的患者。骨性错颌可能需结合正颌手术,治疗前后需进行牙周维护。妊娠期女性应暂缓正畸,骨质疏松患者需谨慎评估。
无论年龄大小,正畸前需进行全景片、头影测量等全面检查。矫正期间应定期复诊,使用含氟牙膏清洁托槽,避免硬黏食物。治疗后需按医嘱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成年人保持时间可能需延长。出现托槽脱落或牙龈出血应及时就医,日常可使用牙缝刷辅助清洁。
儿童口腔疾病主要有龋齿、牙龈炎、疱疹性口炎、乳牙早失、鹅口疮等。儿童口腔健康需家长重点关注,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疾病进展。
1、龋齿
龋齿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口腔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酸腐蚀牙釉质导致。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黑褐色斑点或龋洞,可能伴随冷热刺激痛。家长需帮助儿童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限制高糖零食摄入,定期进行口腔涂氟治疗。龋齿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氟化钠甘油糊剂、氨硝酸银溶液等药物处理。
2、牙龈炎
牙龈炎多因牙菌斑堆积引发牙龈组织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家长应指导儿童掌握巴氏刷牙法,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必要时配合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控制炎症。长期牙龈炎可能发展为牙周炎,导致乳牙松动脱落。
3、疱疹性口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引起,常见于1-5岁儿童。口腔黏膜出现簇状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伴明显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局部涂抹,配合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发病期间需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4、乳牙早失
乳牙因严重龋坏或外伤提前脱落称为乳牙早失,可能导致恒牙萌出异常或牙列不齐。需及时进行间隙保持器修复,防止邻牙移位。家长应避免让儿童用牙齿咬硬物,运动时佩戴护齿套预防外伤性脱落。
5、鹅口疮
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颊黏膜、舌面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块。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哺乳器具需定期煮沸消毒。母乳喂养前应清洁乳头,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儿童口腔疾病需建立每日两次刷牙、使用牙线的习惯,每3-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家长应选择适合年龄的含氟牙膏,控制餐间甜食摄入。发现牙齿颜色改变、牙龈出血等异常时及时就诊,避免因乳牙问题影响恒牙发育。日常可增加奶酪、坚果等富含钙磷的食物,促进牙齿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