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抽动秽语症是一种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属于抽动障碍中最严重的类型。抽动秽语症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常伴有强迫行为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共患病。
1、运动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指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运动,通常表现为眨眼、皱眉、耸肩、甩头、扭颈、踢腿等。运动性抽动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面部、头部和上肢。运动性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可能在紧张、焦虑、疲劳或兴奋时加重。
2、发声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是指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发声,通常表现为清嗓子、咳嗽、哼声、尖叫、骂人等。发声性抽动可以是简单的,如清嗓子、咳嗽;也可以是复杂的,如重复单词或短语,甚至说出秽语。秽语的出现是抽动秽语症的特征性表现,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秽语。
3、共患病
抽动秽语症患者常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如强迫行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这些共患病会加重患者的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强迫行为表现为反复的、刻板的思维或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门锁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4、发病原因
抽动秽语症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环境因素等有关。遗传因素在抽动秽语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神经生化异常可能与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失衡有关。环境因素,如围产期并发症、感染、心理应激等,也可能参与发病。
5、治疗方法
抽动秽语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共患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抽动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氟哌啶醇片、硫必利片、阿立哌唑片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压力,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控制抽动症状,减少抽动的频率和强度。
抽动秽语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自信,融入社会。
三年艾和七年艾的主要区别在于生长年限、有效成分含量及适用场景。三年艾通常指生长3年的艾草,七年艾则指生长7年的艾草,后者因更长的生长周期可能积累更多活性成分。
三年艾草生长时间较短,茎叶相对细嫩,挥发油含量适中,适合制作艾条或艾绒用于日常艾灸。七年艾草因长期生长,茎秆粗壮,叶片厚实,其黄酮类化合物及挥发油含量可能更高,传统认为药效更温和持久。
随着生长年限延长,艾草中的桉叶素、樟脑等挥发油成分比例可能降低,而侧柏酮等温和成分比例上升。七年艾的燃烧热值更稳定,产生的艾烟刺激性较小,适合体质敏感者或长期调理使用。
三年艾多用于急性症状缓解,如风寒感冒的艾灸贴敷。七年艾更常用于慢性病调理,如虚寒性腹痛的隔姜灸。古籍《孟子》提及"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但现代研究认为七年艾更适合温补阳气。
三年艾叶常直接加工成艾绒,保留较多挥发性成分。七年艾多经陈放处理,部分挥发油自然氧化后,产生更多抗氧化物质,制成的艾条燃烧时渗透力更强。
七年艾因生长周期长、产量低,价格通常高于三年艾。其干燥茎叶更耐储存,在避光防潮条件下可保存更久而不霉变,适合家庭常备。
选择时需根据实际需求:日常保健可用三年艾,慢性虚寒体质建议咨询中医师后使用七年艾。无论哪种艾草,均应确保原料无霉变、杂质,艾灸时注意通风并控制温度,避免烫伤。阴虚火旺或皮肤过敏者慎用,孕妇禁用腰腹部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