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腋下体温37.8℃属于低热,正常成人腋温范围为36.0-37.0℃,体温升高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感染性疾病有关。
1. 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测量前饮用热饮可能导致短暂体温升高,休息30分钟后复测体温多可恢复正常。
2. 普通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等常见疾病可引起低热,通常伴随咳嗽、咽痛或腹泻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连花清瘟胶囊。
3. 慢性炎症结核病、慢性鼻窦炎等疾病可能导致长期低热,多伴有盗汗、体重下降或局部疼痛,需完善结核菌素试验、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
4. 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表现为持续低热,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自身抗体筛查等进一步鉴别。
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若低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头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大人又拉又吐还发烧可能由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胃肠型感冒、细菌性痢疾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药物对症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
1、急性胃肠炎多因进食不洁食物导致病毒或细菌感染,表现为呕吐腹泻伴低热。治疗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洛哌丁胺等药物。
2、食物中毒食用变质食物后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出现剧烈呕吐腹泻伴发热。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必要时静脉补液,医生可能开具盐酸小檗碱、颠茄片、双歧杆菌等药物。
3、胃肠型感冒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胃肠道症状合并低烧,具有自限性。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呕吐可用多潘立酮片。
4、细菌性痢疾志贺菌感染导致脓血便、里急后重伴高热。需进行粪便培养确诊,医生可能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黄连素等抗菌药物治疗。
发病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