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16岁得胆结石怎么办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16岁得胆结石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16岁得胆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碎石、腹腔镜手术、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胆结石通常由高脂饮食、胆汁淤积、胆道感染、代谢异常、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类食物。每日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和含糖饮料,保持每日饮水量。

2、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固醇结石溶解,或使用消炎利胆片改善胆汁淤积。对于合并感染者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变化情况。药物溶解结石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胆固醇性结石。

3、体外碎石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将结石震碎后排出,适用于单发且直径在2厘米以内的结石。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或腹痛。需配合药物促进碎石排出,并复查确认结石是否排净。该方法创伤小但存在结石复发可能。

4、腹腔镜手术

通过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适用于结石多发或伴有胆囊炎的情况。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术后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等不适。需注意术后早期避免油腻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长期需注意预防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形成。

5、中医调理

可采用金钱草、茵陈等中药利胆排石,配合针灸刺激胆经穴位。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药物性肝损伤。中医治疗适用于结石较小且无急性炎症者,需配合饮食控制。治疗周期较长,需定期复查评估效果。

青少年胆结石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每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不动。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定期进行肝胆超声检查。出现右上腹剧痛、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减少高脂高糖零食摄入,可有效预防结石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囊炎会肚子疼吗

胆囊炎会引起肚子疼,疼痛多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胆囊炎主要由胆结石梗阻、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疼痛通常突然出现且剧烈,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常加重,因脂肪消化需要胆汁参与,而胆囊炎症状态下收缩功能受限。慢性胆囊炎疼痛相对轻微但反复发作,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饱胀感,尤其在进食后明显。长期炎症可能导致胆囊壁增厚、功能减退。

少数情况下胆囊炎疼痛可能不典型,如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痛觉敏感度下降,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不适。化脓性胆囊炎或胆囊穿孔时,疼痛可能扩散至全腹并伴随腹肌紧张。妊娠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推移胆囊,疼痛位置可能偏高或偏向右侧肋弓下。

出现持续腹痛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和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包括禁食、抗感染药物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严重者需手术切除胆囊。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规律进食,控制体重以减少胆囊负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