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一直想尿每次尿一点怎么办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一直想尿每次尿一点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一直想尿每次尿一点可能与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尿道狭窄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可能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路感染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憋尿,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多喝水有助于冲刷尿道。

2、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与逼尿肌不稳定、神经系统病变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应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盆底肌训练。

3、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可能与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度他雄胺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严重者可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等手术治疗。

4、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通常由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因素导致,表现为排尿功能障碍、尿频、尿失禁等症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盐酸丙哌维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间歇导尿或膀胱造瘘等处理方式。

5、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可能由外伤、炎症反复发作等因素引起,主要症状为尿流变细、排尿困难、尿频等。尿道狭窄患者可考虑尿道扩张术、尿道内切开术等手术治疗。术后应定期复查,避免尿道再次狭窄。

出现一直想尿每次尿一点的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憋尿,限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避免久坐,适当进行提肛运动等盆底肌训练。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血尿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诊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蛋白高吃什么食物

尿蛋白高可以适量吃低盐优质蛋白食物、低磷食物、富含维生素食物、富含膳食纤维食物、低钾食物等,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肾炎康复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

1、低盐优质蛋白食物

尿蛋白高患者适合选择低盐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胸肉、鱼肉、蛋清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不会增加肾脏负担。低盐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水肿的发生概率。

2、低磷食物

尿蛋白高患者可以选择低磷食物,如冬瓜、黄瓜、白菜等。低磷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防止血磷升高导致骨骼和心血管问题。这些食物还含有丰富的水分,有助于促进体内代谢废物排出。

3、富含维生素食物

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西蓝花等富含多种维生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受损肾组织修复。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减轻肾脏氧化应激损伤。

4、富含膳食纤维食物

燕麦、糙米、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促进毒素排出,减轻肾脏负担。膳食纤维还能帮助控制血糖和血脂,对预防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5、低钾食物

尿蛋白高伴随肾功能不全时,应选择低钾食物如白萝卜、绿豆芽、梨等。低钾饮食可以预防高钾血症,避免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这些食物同时含有丰富的水分,有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药物

1、黄葵胶囊

黄葵胶囊主要成分为黄蜀葵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功效,适用于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该药能减轻肾脏炎症反应,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尿蛋白排泄量。

2、百令胶囊

百令胶囊主要成分为发酵虫草菌粉,具有补肺肾、益精气功效,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该药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肾小球硬化,延缓肾功能恶化。

3、金水宝胶囊

金水宝胶囊主要成分为发酵虫草菌粉,具有补益肺肾、秘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蛋白尿。该药能改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少尿蛋白流失。

4、肾炎康复片

肾炎康复片由多种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补肾健脾功效,适用于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该药可以减轻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改善肾脏微循环。

5、缬沙坦胶囊

缬沙坦胶囊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适用于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该药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排泄,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尿蛋白高患者应注意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避免高盐高脂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感染。戒烟限酒,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