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早孕门诊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血型鉴定、传染病筛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孕妇健康状况及胎儿发育情况,为后续孕期管理提供依据。
1、血常规
血常规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帮助判断孕妇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问题。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生理性贫血,但严重贫血会影响胎儿供氧。检查结果异常时需结合铁代谢指标进一步评估,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
2、尿常规
尿常规可筛查尿路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孕妇尿液中若出现蛋白、白细胞或管型,可能提示肾脏负担加重或感染风险。建议留取晨起中段尿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反复尿蛋白阳性需监测血压排除子痫前期。
3、超声检查
早孕期超声可确认宫内妊娠、胎心搏动及孕周,排除异位妊娠等异常情况。经阴道超声在孕6周左右能清晰显示孕囊,经腹超声需延迟1-2周。超声还能筛查多胎妊娠、胚胎停育等问题,为后续NT检查奠定基础。
4、血型鉴定
ABO血型和Rh血型检测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至关重要。Rh阴性孕妇需在孕28周及分娩后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血型结果异常时需进行抗体筛查,必要时实施胎儿宫内输血等干预措施。
5、传染病筛查
包括乙肝、梅毒、艾滋病等母婴传播疾病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需在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免疫球蛋白。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需完成青霉素规范治疗,艾滋病感染者需进行抗病毒治疗阻断母婴传播。
早孕检查后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补充叶酸400-800微克,避免生冷食物及剧烈运动。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复诊,遵医嘱定期完成孕11-13周的NT超声及后续产前筛查。建立健康档案有助于系统监测妊娠全过程。
近视眼产妇做剖腹产手术时可以戴眼镜进入手术室,但需提前与医护人员沟通确认。近视本身不影响手术操作,但需确保眼镜不会干扰无菌环境或术中设备使用。
剖腹产手术中,产妇通常处于仰卧位,头部位置相对固定。框架眼镜一般不会影响麻醉操作或手术进程,尤其对高度近视产妇而言,戴眼镜有助于缓解术中的视觉模糊和焦虑感。部分医院可能提供一次性无菌眼镜套,避免镜架污染手术区域。若产妇佩戴隐形眼镜,通常需术前摘除,防止角膜干燥或感染风险。
少数情况下,医护人员可能建议暂时摘除眼镜。例如全麻手术需使用面罩给氧时,镜架可能妨碍设备贴合;或当眼镜材质可能干扰电外科设备时。此时可选择口头沟通替代视觉辅助,或由麻醉师协助观察监护仪器数据。特殊设计的运动护目镜或绑带式眼镜在个别医院可作为备选方案。
建议产妇在术前评估时主动告知近视度数及用眼需求,由麻醉科与产科医生共同评估个性化方案。术后早期可佩戴防雾眼镜,避免蒸汽模糊影响新生儿观察。保持眼镜清洁并备好眼镜盒,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