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哪些人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哪些人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冠状动脉造影通常建议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疑似冠心病高危人群或心电图异常者进行。主要适用人群有心肌梗死病史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CT显示严重狭窄者、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以及需接受心脏外科手术评估者。

1、心肌梗死病史

既往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病变程度。心肌梗死会导致冠状动脉持续性闭塞,造影可明确梗死相关动脉的位置和狭窄情况,同时检查其他血管是否存在潜在风险。这类患者通常伴随胸闷压榨感、放射性肩背疼痛等症状,医生可能根据结果选择放置冠状动脉支架或建议搭桥手术。

2、不稳定型心绞痛

静息状态下发作的胸痛或近期加重的劳力性心绞痛患者需要造影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提示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风险,造影能直观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患者往往出现持续15分钟以上的胸骨后疼痛,可能需使用硝酸甘油片缓解,确诊后可能需要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氯吡格雷片进行强化治疗。

3、CT显示严重狭窄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发现管腔狭窄超过70%的患者应进一步行造影确认。CT检查存在钙化伪影干扰可能,造影能更精确测量狭窄百分比并指导治疗决策。这类患者可能有活动后气促等非典型症状,若造影确认严重狭窄,可考虑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改善心肌供血。

4、心脏骤停复苏者

突发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需排查冠状动脉病变。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可能由急性心肌缺血引发,造影可鉴别是否需血运重建。这类患者复苏后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等脑缺氧表现,需在病情稳定后尽快完成检查。

5、心脏手术前评估

拟行瓣膜置换等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前需评估冠状动脉情况。合并未发现的冠心病会增加手术风险,造影能预防术中心肌梗死发生。患者术前可能需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若发现严重血管病变可能需同期实施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造影属于微创检查,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并停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术后应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6-8小时,监测穿刺点有无渗血或血肿。日常需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吸烟及高脂饮食,规律进行心肺功能锻炼,遵医嘱定期复查血脂和心脏超声。出现新发胸痛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如何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可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冠脉造影等方式诊断,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 1、心电图: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首选方法,能够快速识别心肌缺血或坏死的心电图改变,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对于疑似患者,医生会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认诊断。 2、心肌酶谱检测:心肌酶谱检测通过测量血液中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判断心肌是否受损。这些标志物在心肌梗塞后数小时内升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3、冠脉造影:冠脉造影是确诊急性心肌梗塞的金标准,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观察血管是否狭窄或阻塞。该方法不仅能明确诊断,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4、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心肌的功能和结构,帮助判断心肌梗塞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这些检查通常作为辅助手段,用于进一步明确病情。 5、临床症状评估:医生会结合患者的胸痛、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进行综合评估。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是持续性胸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左肩、手臂或下颌。 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同时,饮食上应以低脂、低盐为主,避免高胆固醇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心血管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