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尿液酸碱度降低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液酸碱度降低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黄钟明
黄钟明 北京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尿液酸碱度降低可能由高蛋白饮食、代谢性酸中毒、慢性肾病、肾小管酸中毒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纠正代谢紊乱、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高蛋白饮食

长期摄入过量肉类、蛋类等高蛋白食物会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导致尿液酸化。建议减少动物蛋白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比例。

2、代谢性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乳酸酸中毒时,机体代偿性排出酸性物质使尿液变酸。需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同时治疗原发病如胰岛素控制血糖。

3、慢性肾病

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氨生成减少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水肿、血肌酐升高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碱化尿液。

4、肾小管酸中毒

可能与遗传缺陷、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低钾血症、生长发育迟缓。需长期服用枸橼酸钠口服溶液、碳酸氢钠片等药物调节酸碱平衡。

日常注意保持饮水量,定期监测尿常规,若伴随乏力、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肾内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道炎反复发作还能治好吗

尿道炎反复发作可以治愈,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生活习惯调整、免疫力提升和病因排查。尿道炎反复发作可能与治疗不彻底、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低下和泌尿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尿道炎反复发作的常见原因,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需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

2、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憋尿,性行为后及时排尿,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3、免疫力提升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进行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

4、病因排查

需进行尿培养和泌尿系统检查,排查是否存在尿路畸形、结石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针对性治疗原发病。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久坐和穿紧身裤,若症状持续需及时复查尿常规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