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糖尿病肾病初期症状主要包括微量蛋白尿、夜尿增多、血压轻度升高、下肢水肿。
1、微量蛋白尿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轻度增加,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发现,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敏感指标。
2、夜尿增多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导致夜间排尿次数超过2次,尿量超过全天尿量的三分之一。
3、血压升高肾小球内压增高引发血压轻度上升,多数患者收缩压波动在130-140mmHg之间。
4、下肢水肿血浆白蛋白降低导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晨轻暮重,多从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控制血糖血压达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慢性肾衰竭可能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原因引起。疾病进展通常与长期代谢异常、免疫炎症、遗传因素及药物毒性作用相关。
1. 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表现为蛋白尿和水肿。控制血糖需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配合低蛋白饮食,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2. 高血压肾损害持续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出现夜尿增多和血肌酐升高。降压治疗可选择缬沙坦或氨氯地平,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
3. 慢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炎症,伴随血尿和血压升高。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可抑制免疫反应,需定期监测尿蛋白。
4. 多囊肾遗传性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表现为腰痛和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托伐普坦可减缓囊肿增长,终末期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建议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控制血压血糖达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保持每日适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