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老是出汗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2型糖尿病老是出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患者经常出汗,这可能让人感到不适甚至困扰。出汗的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服用降糖药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肺结核等。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这种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1、服用降糖药物:一些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可能会导致出汗。这是因为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吸收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排出。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腹泻。与医生沟通后,可以考虑更换其他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片,以缓解出汗问题。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引发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出汗增多。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一些药物,如甲钴胺片或维生素B1片,以帮助调节神经功能。
3、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患者有时也会面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问题,导致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代谢加速,进而导致出汗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如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来帮助控制甲状腺功能。
4、肺结核: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会刺激汗腺,导致出汗增加,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如利福平片,可能是必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2型糖尿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并在饮食上选择低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适当的运动,如慢跑或打羽毛球,也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这些方法,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出汗问题,并提高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糖正常值的最新标准

血糖正常值的最新标准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指标,维持正常血糖范围对预防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在至少8小时未进食的情况下测得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为3.9-6.1mmol/L。空腹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有关,通常表现为口渴、多尿、乏力等症状。日常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等方式控制。 2、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进食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为<7.8mmol/L。餐后血糖升高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不足有关,通常表现为餐后困倦、头晕等症状。建议选择低糖、低脂饮食,餐后适当散步。 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为<6.5%。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可能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手脚麻木等症状。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血糖波动: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一天内的变化幅度。正常血糖波动应控制在2.2mmol/L以内。血糖波动过大可能与饮食不规律、药物使用不当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等症状。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遵医嘱用药。 5、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是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手段。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每月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监测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控制需要长期坚持,饮食方面建议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瘦肉等;运动方面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护理方面建议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