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小儿肝衰竭护理需通过营养支持、感染预防、症状监测、药物管理等方式综合干预。该病通常由病毒感染、遗传代谢病、药物中毒、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
1、营养支持建议家长提供高热量低蛋白饮食,优先选择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肠内营养剂。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
2、感染预防家长需严格执行手卫生,每日消毒患儿生活环境。出现发热或白细胞升高时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阿昔洛韦等抗感染药物。
3、症状监测建议家长记录每日尿量、皮肤黄染程度及精神状态,警惕嗜睡、呕吐咖啡样物等肝性脑病前兆。出血倾向时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凝血酶原复合物。
4、药物管理家长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药物。可配合使用熊去氧胆酸、乳果糖等护肝降氨药物。
护理期间需维持环境安静,避免剧烈哭闹增加耗氧量,定期复查肝功能与凝血指标,必要时考虑肝移植评估。
胎儿位置低可通过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托腹带、定期产检等方式改善。胎儿位置低通常由胎盘位置异常、子宫发育不良、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减少站立和行走时间,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避免提重物或深蹲动作,每日保持12小时以上卧床时间。
2、避免剧烈运动禁止跑跳、弯腰等可能增加腹压的动作。可进行缓慢散步,每次不超过15分钟,出现宫缩需立即停止。
3、使用托腹带医用托腹带可分担胎儿重量对宫颈的压力。选择透气材质,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睡眠时需解除。
4、定期产检每周进行超声监测胎盘位置及宫颈长度。出现阴道流血、规律宫缩等先兆早产症状需立即住院治疗。
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摄入,保持排便通畅,避免性生活。如孕周超过28周仍存在低位胎盘,需在三级医院进行分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