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小孩头上突然长包可能由外伤碰撞、蚊虫叮咬、毛囊炎或皮脂腺囊肿引起,家长需观察包块变化并避免抓挠。
1、外伤碰撞:头部磕碰可能导致皮下血肿形成硬包,建议家长立即冷敷消肿,若伴随呕吐或嗜睡需就医排除脑震荡。
2、蚊虫叮咬:蚊虫毒素引发局部过敏反应会出现红肿包块,家长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孩子抓破引发感染。
3、毛囊炎:细菌感染毛囊可能形成红色脓疱,可能与出汗多或清洁不足有关,表现为压痛性丘疹,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
4、皮脂腺囊肿:皮脂腺阻塞形成无痛性皮下结节,若继发感染会红肿疼痛,需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切除,避免挤压囊肿。
日常保持头皮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产品,发现包块增大、化脓或伴随发热时应及时儿科就诊。
新生儿发热的症状主要包括体温升高、烦躁哭闹、食欲减退、皮肤发红等。发热在新生儿期可能由感染、脱水、环境温度过高等多种因素引起,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1. 体温升高新生儿正常腋温为36-37℃,发热时体温超过37.5℃。家长需使用婴儿专用体温计测量,避免使用水银体温计以防碎裂风险。
2. 烦躁哭闹发热可能导致新生儿持续哭闹且难以安抚,伴随手脚舞动、面部潮红等表现。建议家长检查尿布湿度及喂养情况,排除其他不适因素。
3. 食欲减退拒奶或吮吸无力是常见伴随症状,可能因发热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观察有无脱水征象如囟门凹陷。
4. 皮肤改变可见面部或躯干皮肤潮红,手足发凉与躯干温差明显。需调节室温至24-26℃,避免过度包裹加重散热障碍。
新生儿发热属于儿科急症,发现异常应立即就诊。就医前可松解衣物散热,禁止自行使用退热药物,避免酒精擦浴等危险操作。